本报专访

[社会科学报]刘凤君:骨刻文研究又有新进展

来源:社会科学报2013年11月14日 作者:邢霞

编者按中华文明五千年不容置疑,中国文字发展史也将发生改变,骨刻文发现者刘凤君被誉为当代王懿荣。

近日,良渚文化出土了文字,对于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本报专访了骨刻文发现者、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骨刻文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

邢霞(特约记者):学界一般把文字的产生作为衡量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目前认可的甲骨文很明显已经是成熟文字,骨刻文的发现可能会将中国文字史向前推进一大步吗?

刘凤君:世界四大古老文明中,其他三大文明的文字大约都产生在距今5000—4000年左右,但是中国文字传统上认为始于距今的3300年的甲骨文。现在,中国早期文字骨刻文与良渚文化文字的发现与研究,充分证明中华文明五千年是无可争辩的历史事实。

骨刻文是指甲骨文之前主要刻在骨头上的一种早期文字,它广泛分布在今天淮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和辽河流域。这种骨刻文自上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发掘长安花楼子龙山文化遗址、山东桓台县史家遗址岳石文化祭祀器物坑和郑州二里岗商代中期城址时已有出土。当时有发掘者认为可能是文字或符号,但未引起足够重视。

2005年,我在济南看到一块上面刻着花纹的小骨头,当时就认定这是史前的一件重要文物,上面刻划的应该是中国早期的文字。2007年我又发现和鉴定了昌乐县收藏的一批骨刻文,进一步确认并公开宣布这是“山东龙山文化时期的遗物,距今约4500—4000年,属东夷文字,是中国早期的图画象形文字。” 2009年我将其定名为“骨刻文”。经过长时间的田野考古工作和科学测试,我初步推断骨刻文的年代距今约4600—3300年。

邢霞:如果认为骨刻文是一种早期文字,那在字体造型和布局上有什么规律可循吗?

刘凤君:通过不断地考古工作和科学测试,我逐步确定骨刻文字体造型可分为写实物象型、主干分枝型和中心圆型或近似圆型三大类:写实物象型主要有人物和动物造型,它可能表达人类和各种动物的行动,也可能延伸到人类思维活动以及与自然界各种物质的关系;主干分枝型主要由一根粗长主线为基础,然后在粗线左右两侧分刻出一些短细线,类似于树枝形;中心圆型或近似圆型类主要在中间刻一个圆形或近似圆形的中心,周围向外辐射几根弯曲的线,有的线上还刻细线。

骨刻文的章法布局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在一块骨头上只刻一个较大的字,有的虽在一块骨头上刻数个字,但其中有的字单独刻在一个空位上,与周围其他字缺少密切联系,这是一字一局;另一种是在一定空位上,中间刻一至几个字,周围再刻写一些字,这是一种组合字群的布局;再一种就是自上而下或横向成行的布局,这种布局发展成今后书写艺术的主要布局形式。特别是成行布局的出现,充分证明骨刻文已经是一种文字。

邢霞:骨刻文对甲骨文有哪些显著影响?

刘凤君:骨刻文是甲骨文的主要源头,两者的源流传承关系十分清楚:骨刻文与甲骨文的传承发展关系可大体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骨刻文产生和主要使用的年代距今约4600—3300年之间,甲骨文始起年代距今约3300年,两者衔接密切; 第二,两者都主要以骨头为载体;第三,两者字体造型都是在象形和指事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骨刻文后期字体的图画性逐渐减弱,符号性增强,有的与甲骨文造型基本相似;第四,骨刻文后期已经发展成为较成熟的文字,用于宗教祭祀的逐渐增多,也出现了在肩胛骨上刻凿、烧灼占卜和刻字记事现象,这种现象直接为甲骨文所继承;第五,后期骨刻文字数逐渐增多,一片骨头上十几个字常见,多的有50--60个字,形成一篇篇成行文章,为甲骨文的章法布局奠定了基础。出自章丘县龙山镇冯家遗址的“龙骨2”,其中一面的中上部刻字残存约20个字,其布局虽显得有些乱,但仍能看出是上下竖排,已和有些甲骨文的布局近似。

邢霞:如何释读骨刻文?骨刻文与西南地区彝文联系密切吗?

刘凤君:骨刻文的释读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工作,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可能是几十年甚至一个世纪或更长的时间。我曾结合自己释读的经验,提出了释读骨刻文的五种方法,即考古类比直读图像解型法、历史考据法、指事组合破译法、与甲骨文金文比较顺读法和彝文比较释读法。在释读过程中,以上五种方法很少单独运用,经常是以某一种方法为主,配合其它一种或几种方法共同释读一个字或一个词组,这才是科学的释读。

骨刻文与彝文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骨刻文在今天淮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和辽河流域都有发现,特别属古东夷地区的山东境内及其周围地区发现较多,而彝文也称“夷文”。可以推测,彝文和古东夷人有着密切关系。这一点和史书记载龙山文化时期以及稍后一段时期,东夷人大量迁徙西南地区的情况可互为说明;二是骨刻文的字体造型多类似绘画,笔划或繁杂或简单,多用曲笔、弧笔和圆笔,也有直笔和折笔。发展到晚期,直笔和折笔逐渐多了起来。根据孔祥卿教授的研究,“彝文的笔划少直笔,多曲笔和折笔,笔划类型复杂”,骨刻文与彝文的造型和用笔相似之处显而易见;三是骨刻文与彝文有些字很雷同,特别是主干分枝型骨刻文,它类似于树枝形,如昌骨4和彝文“杉树”字很雷同,在彝文起源中就有树枝起源一说。所以,我在提出的五种释读法中强调了与彝文比较释读法。

邢霞:最近良渚文化也发现了文字,您认为它可以与骨刻文互相印证吗?

刘凤君:我一直认为骨刻文是中国早期的一种文字,而不是唯一的一种,因为我相信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中晚期已经产生了文字。近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整理浙江省平湖市庄桥坟良渚文化遗址出土的两件石钺时,也发现上面有刻划文字。其中一件在背面刻划了一小行规整的字符,惜已较模糊。两件正面的刻划都分为两部分:其中占面积较多的是刻划图画,在一侧或左、右两侧刻划字符。这种图文并茂合成一段文字的现象,骨刻文也发现较多,我们可把这种内容和布局视为中国早期文字的一种特点。

目前所知,良渚文化文字主要刻划在陶器和石器上,现在发现的两件刻字石钺和1974年吴县澄湖良渚古井出土鱼篓形陶罐上横向刻划的四个字符可能是良渚文化中晚期作品。因还缺乏对良渚文化文字系统整理和综合研究,良渚文化文字以后至甲骨文产生之间1000年左右的这段时间发展和延续还不清楚,对甲骨文可能产生过间接影响,但良渚文化文字还不是甲骨文的直接源头。骨刻文和良渚文化文字都是中国早期的文字,南北互证,相益增辉,共同将中国文字史提前了1300多年。充分证明中华文明五千年不容质疑。